国内唯一全钢架玻璃拱桥——日照“黄海之眼”近日正式动工建设。项目由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承建,位于山东省日照市万平口景区出海口,跨度177m,高度63.5m,整体造型为玻璃全覆盖的彩虹形筒状结构,预计将于2019年完工,届时将成为地标性景观建筑。
黄海之眼概算总投资约4亿元,位于日照世帆赛基地出海口,地面以上跨度为173米,桥体最高处为63.5米。设计理念为“日出之城、黄海入口”,寓意即为“冉冉升起的太阳”,又为“黄海明亮的眼睛”。
黄海之眼由当今著名建筑师、城市设计师渡堂海(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设计者)提出了概念性方案设计,主体钢结构由世界著名的空间结构工程师川口卫先生与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设计院共同设计。
玻璃间填充柔性材料,相互挤压不会破碎
作为玻璃拱桥,要求光感好、通透性强,玻璃的面积尽可能大;而且还要具备安全性,这样就需要钢结构不能太细、受压性强,这种统筹和平衡是一次重大探索。
为保证“黄海之眼”的设计建造强度可以抵抗更强的风力,公司采用了两项“黑科技”:一,桥梁所用的钢材为“耐候钢”,这是一种特种钢材,坚固耐用,可以在海边高盐碱的空气环境中防止腐蚀。二,外围的玻璃幕墙选用的是单曲面双层夹胶玻璃,桥梁中间的纯玻璃观景平台选用了三层夹胶玻璃,并在每块玻璃之间填充特殊的柔性材质,如此一来,一方面保证了玻璃不会被大风吹坏,另一方面这种柔性连接也保证在风中的形变不会使两块玻璃相互挤坏。
除此之外,为了防止海浪侵蚀,设计师们还专门根据日照地区黄海海域的浪高数据设计了防浪堤和围堰,按照1600-2400年一次的大地震强度设计了深入地下岩层的地基,按照港口、桥梁、建筑工。
远观大桥,彩虹形桥体呼应“日出初光先照”之意,如一轮刚刚升起的红日坐落在海平面上,在每天日出之时,桥体与自身倒影相映成趣,以初升之日点睛,形成壮美的巨目形象。玻璃幕墙设计了680余扇电动扇。
除了造型独特,在日常的海风吹拂以及行走过程中,行人会感觉到的轻微摇晃,从最高处的观景平台向下看,能体验到一种身临其境的紧张刺激感。同时,在构成玻璃幕墙的2736块玻璃中,有680多个电动开启扇,确保了通风性和舒适性。
而为了应对夏季极端炎热的天气,设计师们设计了两台螺杆式海水源热泵机组与四台双冷源新风机组安装在地下,作为空调设备,向地面送风,保证夏季室内温度维持在27.7℃~31℃之间。
黄海之眼连通万平口景区与金沙滩景区的行人步道,将原来耗时1.5小时的路程缩短到20分钟,同时,桥身高度可完全满足出海口帆船的通行需求。
此外,围绕“黄海之眼”玻璃拱桥还将修建一圈地下商业设施,满足游客的观光、购物需求。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景区旅游体验,成为黄海之滨一道亮丽的风景。
“黄海之眼”项目预计2019年完工,届时将成为山东省地标性景观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