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世界最早的玻璃出现于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而近100年来玻璃工业最重要的事件是英国皮尔金顿(PILKINGTON)1952年发明了浮法工艺,经过数百年的发展,现代玻璃早已脱离当初的形态,功能性也各不相同。现代玻璃可以简单分为平板玻璃和深加工玻璃,深加工玻璃主要可以分为建筑玻璃、汽车玻璃、太阳能玻璃、电子精细玻璃以及特种玻璃(家电玻璃、安防玻璃等)。
平板玻璃生产工艺以浮法为主,而深加工玻璃加工工艺各异。平板玻璃生产工艺先后经历吹制术、垂直引上法、平拉法、辊压法及浮法等数次变革,目前主流工艺为浮法。而深加工玻璃生产工艺千差万别,以建筑玻璃和汽车玻璃为例,建筑玻璃通常在浮法原片生产之后无需复杂的后端环节,属于产品同质化较强,重资产属性的化工行业;而汽车玻璃是在浮法玻璃原片的基础上,进行钢化、成型,密封,除霜,注塑,车型匹配,光学畸变,产品差异化,属于差异化较强的典型的机械加工行业。相较于建筑平板玻璃,汽车玻璃的门槛要明显高出。
中国玻璃工业的起点是耀华,取自“光耀中华”的含义,中国的玻璃工业至今一半都姓“耀”,起步绕不开袁世凯家族:袁世凯之子袁克桓曾任秦皇岛耀华董事长,后创建上海耀华,上海耀华和英国皮尔金顿合资成立上海耀皮——此为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
一、“耀”字的由来
秦皇岛耀华玻璃厂于1922年3月由民族资本家周学熙发起,取“光耀中华”之意,其由滦矿及开平矿共同投资创立。耀华玻璃厂当时建设了中国和亚洲第一条机制平板玻璃生产线,年产能达到15万-20万重箱,中国玻璃工业发展缓慢,至1949年我国平板玻璃产量仅为92万重箱。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近代玻璃工业的背后始终有袁世凯家族的身影。耀华的投资方之一滦矿(全称为“北洋滦州矿务有限公司”),是袁世凯出任直隶总督时创办,而周氏则为袁氏幕僚。袁世凯之子袁克桓曾任秦皇岛耀华董事长,后创建上海耀华,曾经一度袁世凯家族主导了中国玻璃及水泥工业的发展。
二、皮尔金顿改变世界,“洛阳浮法”改变中国
皮尔金顿的“浮法工艺”改变了世界玻璃工业发展:1952年英国皮尔金顿公司发明浮法技术,玻璃加工工艺进入规模经济,成本大幅降低的新时代。然而由于当时国外的技术封锁,中国无法引入浮法工艺。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成有槽引上生产线(株洲玻璃厂 1959年11月)、压延玻璃生产线(株洲玻璃厂 1964年4月)、无槽引上生产线(秦皇岛耀华玻璃厂 1966年12月),截止到1978年,全国平板玻璃产量达1784万重箱,生产效率远远不及皮尔金顿所代表的浮法工艺的世界水平。
洛阳玻璃厂1971年将原压延玻璃产线改建成浮法产线, 1981年被正式命名为“洛阳浮法玻璃工艺”。这一工艺的诞生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购买“皮尔金顿专利技术使用权”而自行发明浮法工艺技术的国家。中国浮法工艺与英国皮尔金顿浮法工艺、美国PPG浮法工艺齐名为世界公认的三大浮法工艺,自此,中国玻璃工业买入大规模工业时代;至今,人类的平板玻璃工业依然建立在浮法工艺的基础上,自动化水平和单体产能规模提升,实现了成本的明显降低;
三、中国制造的黄金年代,城头变幻大王旗,“福建人”逐渐占据半壁江山
自主掌握了全套浮法工艺的中国玻璃工业,改革开放后进入黄金年代;我国平板玻璃产量由1978年的1784万重箱提高到2016年的77403万重箱,增长幅度超过40倍。
然而,虽然我国浮法工艺起步于“洛阳浮法”,但以洛阳浮法命名的老牌国企洛阳玻璃2015年将浮法业务进行置换,转型电子及光伏玻璃领域。城头变幻大王旗,当前的玻璃行业已经形成:福耀玻璃、信义玻璃及旗滨集团等三家福建起家公司占据半壁江山;
1. 1982-2001:群雄割据,国企民企大发展
耀皮玻璃和南玻A始创于80年代初,并且于90年代初期成为中国最早的一批上市企业。而到了80年代末期,两位福建人——曹德旺和李贤义,瞅准了中国汽车市场的巨大商机,分别在福建和广东创立了福耀玻璃和信义玻璃。这个时间段中国市场远未饱和,各企业分割一隅。
2. 2002-2014:两轮景气起落,城头变幻大王旗
2000年后玻璃工业随着地产的高速发展进入黄金期,体现在同质化的产能快速扩张,产品差异化并不明显。由于玻璃产业供给刚性的特性(一旦点火投产不能随意关停)长期积累的供给过剩在需求进入平稳阶段逐步令行业洗牌。
行业景气度下滑成为企业的试金石,福建派系的三大顶梁柱福耀玻璃、信义玻璃、旗滨集团脱颖而出,“福建系”营收不降反增,业绩亦罕受影响:信义和福耀2015年业绩分别同增50%、17%,而旗滨2015年在行业普遍亏损的情况下依旧盈利1.7亿元,体现出强大的经营能力。信义、旗滨此阶段大肆扩张市场份额,营收持续保持增长,浮玻产能至2017年分列行业前二。
思考:“福建系”为什么会脱颖而出?
江湖之中玻璃企业千千万,玻璃工业生自袁世凯家族,长自洛阳浮法,然而今日杀出重围占据半壁河山的却是“福建系”(福耀、信义和旗滨)。偶然之中有必然,我们认为企业家精神、聚焦主业、以及对工艺及成本等孜孜不倦的追求极致是其成功关键:
一、引领行业发展的企业家精神
我们以福耀玻璃为例:事实证明,国内虽有“洛阳浮法”等领先的浮法生产工艺,但汽车玻璃加工领域技术起步较晚,包括蚌埠等玻璃设计院不掌握汽车玻璃生产技术,这也是国内很多浮法玻璃企业无力涉足高毛利率的汽车玻璃行业的原因;
1995~1998年,福耀以市场换技术引入世界龙头圣戈班,“开眼看世界”,学到了玻璃加工技术、世界级管理,也获得了资金优势,1999~2007年,再次以市场换技术,打赢反倾销官司后,PPG同意合作和福耀分享上游汽车级浮法技术,从此掌握汽车级浮法工艺(此前仅有通辽的建筑级,产品工艺差一个世代),是成本下降至世界一流水平之关键;
二、专注主业,只做一片玻璃
我们还是以福耀玻璃为例:福耀起源是创办于1976年的福建省福清市高山镇的一家乡镇企业——高山异形玻璃厂,1983年4月,曹德旺承包了这家年年亏损的乡镇小厂。刚开始专门生产水表玻璃,1985年,转战汽车玻璃维修赚到第一桶金,92年改制93年上市,上市之初涉足房地产、证券等,93年宏观调控地产大亏,曹德旺决心砍掉地产、卖掉证券,定调此后一心一意做好“一片玻璃”,不行贿,自称没“送过一盒月饼”(没有资本原罪,且专注,定力出众)。其一跟风搞多元化不是好事,要“专注,务本” ;其二是洞见汽车在中国普及,汽玻需求必然可观(企业家精神);
信义玻璃只做玻璃上下游的业务(浮法玻璃、建筑玻璃及汽车玻璃),当要拓展与玻璃无关的业务时果断分拆(2013年分拆信义光能、2016年分拆信义香港),旗滨集团2005年成立,只专注于浮法原片业务。旗滨集团2005年成立,只专注于浮法业务,至今产能比肩信义玻璃;
三、布局很重要,生产工厂覆盖我国核心经济区域
玻璃需求关乎区域经济的发展,产品运输半径通常在500公里左右。信义分别在广东、安徽、四川、天津、辽宁等五个省市设有生产工厂,辐射我国津京冀、长三角及珠三角核心经济带;旗滨布局南方市场,生产基地布局在浙江、湖南、广东、福建等地,覆盖长三角、珠三角区域。
四、对工艺及成本等孜孜不倦的追求极致
“福建帮”期间费用率长期低于可比竞争对手。信义、旗滨在核心生产基地建有码头(降低运费),旗滨自己研发有混合燃烧系统(高热能利用率),费用的良好控制使得行业低谷时公司游刃有余。
玻璃工业或迈入“中国时代”,谁是世界浮法王者?
自2014年以后,国内玻璃的龙头企业:福耀、信义等率先扬帆出海,我们判断,这是国内玻璃龙头企业的宿命也是出路,并且将令世界玻璃工业迈入“中国时代”;
一、国际化是发展的宿命
一方面国内需求进入成熟期,且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指导性文件,严禁新建生产线,因此国内市场竞争格局将基本稳定,很难再有大的格局变化。
另一方面环保压力趋严提高了玻璃企业的复产和运行成本(我们估算,一条600~800t/d日熔量的玻璃产线,脱硫脱硝除尘设备安装成本约在2000-4000万元,其日运行成本超过2万元),而玻璃并非完全的不可贸易品;
二、国际化也必然是出路
“福建系”企业率先出海,开启全球化道路,我们认为当前国内玻璃龙头企业之间的差异化并不显著,而国际化的历程中必然将拉大其差异化,包括生产工艺管理、产品品质、新产品研发及人才引入方面,且诸多发展中国家市场需求仍具有较大想象力,因此,对国内玻璃龙头企业而言,国际化是出路。
另外,国际化绝不仅仅是量的增长,全球市场、全球制造、全球供货,生产前移的同时带来本土化人才的引入和全球化的物流体系,考虑国际比较优势,未来或将实现以外供内(海外生产,国内市场);
福耀信义的汽车玻璃早已占据世界领先地位,同时海外设厂,截至2017年8月底,信义、旗滨马来浮法生产线已经建成投产,而福耀美国、俄罗斯工厂有望今年贡献利润,下一步或将北美及欧洲加大布局。
“福建系”再次领先一步,未来或将与国内竞争对手的差距已经拉开。
文章来源:工程玻璃分会